芜湖自流平在不同施工环境下的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?

2025/10/17 11:01:08

好的,芜湖自流平材料在不同施工环境下需注意以下关键事项,以确保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:

一、 高温干燥环境(如夏季晴热天气)

1. 基层处理与湿润: 基层吸水率极高,需充分、均匀地洒水润湿(但无明水),防止自流平浆料过快失水导致开裂、粉化。润湿后需等待表面水分充分吸收(表干)。

2. 施工窗口期: 避免在一天中温度高的正午时段施工。选择清晨或傍晚温度稍低时进行,降低材料反应速度。

3. 材料调配与操作速度: 严格按照产品说明控制加水量,避免随意加水。搅拌好的浆料需快速完成摊铺和消泡(使用消泡辊),因为高温会显著缩短其可操作时间(流平期)。

4. 防风与保湿养护: 施工后立即关闭门窗,避免穿堂风加速水分蒸发。在浆料初凝后(约1-2小时,具体看产品),及时覆盖塑料薄膜进行保湿养护,防止表面因失水过快产生龟裂。养护时间应适当延长(如7天)。

5. 材料储存: 材料应储存在阴凉通风处,避免阳光直射导致包装内材料温度过高。

二、 低温高湿环境(如冬季、梅雨季、阴冷天气)

1. 温度控制是:

* 施工环境温度: 必须确保施工时及施工后48小时内,环境温度和基层温度不低于5°C(好10°C以上)。低于此温度,材料反应极慢甚至停止,强度无法发展,极易粉化、起砂。

* 材料温度: 施工前将自流平干粉和拌合水存放在温暖的室内(>15°C)至少24小时,保证材料温度适宜。

* 基层温度: 用红外测温仪检测基层温度,确保达标。必要时可采用热风机(非明火)对基层进行预热,但需避免局部过热。

* 拌合水温: 可使用温水(不超过35°C)拌合,但需严格控制水温,避免过高导致反应过快。

2. 湿度控制:

* 空气湿度: 施工时空气相对湿度不宜高于80%。高湿环境会延长干燥时间,增加后期发霉风险。梅雨季需密切关注天气预报,必要时使用除湿机或空调除湿功能降低室内湿度。

* 基层含水率: 低温高湿下基层干燥更慢,必须使用仪器(如CM检测仪)确保基层含水率达到要求(通常≤4% CM值或按产品说明)。未达标严禁施工。

3. 通风管理: 施工后初期需保持适度通风(避免强对流风),帮助湿气排出,但需严防冷风直吹导致表面温度骤降开裂。可在施工后24小时再适度加强通风。

4. 养护: 在保证环境温度的前提下,仍需覆盖薄膜保湿养护。低温环境下,材料强度发展缓慢,养护时间需显著延长(如10-14天甚至更长),期间严禁上人或后续施工。

三、 高湿环境(如梅雨季、回南天)

1. 矛盾 - 湿度: 首要任务是降低空气湿度(<80%)和确保基层干燥(含水率达标)。这是施工成败的关键。

2. 除湿设备必备: 施工前、中、后全程使用大功率除湿机、空调除湿功能强力除湿。施工期间需持续运行。

3. 基层干燥是前提: 无论采取何种措施,基层含水率不达标(CM值超标)坚决不能施工。必要时延长基层干燥时间或使用烘干设备(注意安全)。

4. 材料防潮: 未开封的自流平干粉需存放在干燥、通风良好的地方,避免受潮结块。开封后尽快用完。

5. 施工后通风: 在除湿机持续工作的前提下,施工后可进行适度通风,加速内部湿气排出,防止长期高湿导致空鼓、发霉。

通用注意事项

* 基层处理: 无论何种环境,、规范的基层处理(清洁、打磨、修补、吸尘、涂刷合格界面剂)是基础,不容忽视。

* 计量与搅拌: 使用电子秤计量水和粉料,使用搅拌设备充分搅拌至无粉团、均匀状态。

* 环境监测: 施工前、中、后,持续使用温湿度计监测环境温湿度,用红外测温仪监测基层温度,确保始终在允许范围内。

* 产品说明书: 严格遵循所用具体品牌和型号自流平产品的说明书要求,不同产品对温湿度、加水量、操作时间等要求可能有差异。

总结: 芜湖自流平施工对环境敏感,关键在于 “控温、控湿、控基层”。高温天防快干,低温天保温度,高湿天强除湿。的环境监测、严格的基层处理、规范的操作流程以及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是应对不同环境挑战、确保终质量的。